题目解析
  • 1681.
    (单选题)2014年全年金融市场(包括外汇市场)交易总额达到786.6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2%。上海证券交易所各类有价证券总成交金额128.15万亿元,增长48.1%,其中,股票成交金额37.72万亿元,增长63.8%。上海期货交易所总成交金额126.47万亿元,增长4.7%。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成交金额164.02万亿元,增长16.3%。银行间市场总成交金额361.51万亿元,增长27.0%。上海黄金交易所总成交金额6.51万亿元,增长24.7%。
    问:以下金融市场中,2014年成交金额同比增量最高的是(    )。
    A.上海证券交易所
    B.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C.上海黄金交易所
    D.上海期货交易所
    展开解析
    正确答案是 A
    来源
    东亮教育
    考点
    资料分析
    解析
    上海证券交易所128.15,48.1%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164.02,16.3%
    上海黄金交易所6.51,24.7%
    上海期货交易所126.47,4.7%
    考察增长量比较,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用口诀判断。
    通过对比A和C、B和D,根据口诀:大大则大,直接排除CD,CD和AB不是同一等级,相差太大;
    比较AB,现期量和增长率变化不同步,使用口诀:一大一小看倍数,现期量倍数为1.3+,增长率倍数为3,主要看增长率,增长率大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其增长量也就更大,因此答案选A
    作者
    东亮教育
  • 1682.
    (单选题)2014年1-5月A区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9053元,同比增长10.3%,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为5421元,同比增长8.5%;人均家庭经营收入为760元,同比下降0.6%;人均财产性收入为1241元,同比增长28.7%;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631元,同比增长10%。
    2014年1-5月A区农村居民四项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量由高到低依次为(    )。
    A.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
    B.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
    C.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
    D.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
    展开解析
    正确答案是 C
    来源
    东亮教育
    考点
    资料分析
    解析
    工资性收入:5241,8.5%
    经营性收入:760,-0.6%
    财产性收入:1241,28.7%
    转移性收入:1631,10%
    考察增长量比较,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用口诀判断。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经营性收入增长率是负数,其他都是正数,因此经营性收入增量最小(负数),排除D;
    比较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两者的增长率差不多,但是工资性收入是转移性收入的3.2倍,因此工资性收入的增量比转移性收入的要大,排除B;
    观察AC,只有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位置不同,比较两者增量大小即可,显然两者现期量和增长量变化不同步,现期量倍数是5241/1241=1.4,增长率倍数是28.7/8.5=2.8,主要看增长率大的,因此财产性收入的增量比转移性收入的要大,排除A,选C。
    正确排序是工资>财产>转移>经营性收入
    作者
    东亮教育
  • 1683.
    (单选题)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9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
    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9334.3亿美元,同比增加30.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924.1亿美元,同比增长30.7%。
    2010年,机电产品进口额达到6603.1亿美元,同比增长34.4%,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达到4126.7亿美元,同比增长33.2%。
    问:在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中,下列哪一项的同比增长金额最高?(    )
    A.机电产品出口
    B.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C.机电产品进口
    D.高新技术产品进口
    展开解析
    正确答案是 A
    来源
    东亮教育
    考点
    资料分析
    解析
    考察增长量比较,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用口诀判断。
    显然,AB和CD增长率几乎一样,分别进行比较,现期量大的增长量大;通过判断现期量大小可得,A的机电出口比B大,C的机电进口比D大,排除BD,
    比较AC,发现现期量和增长率一大一小,看倍数,显然现期量倍数为9334.3/6603.1=1.5,增长率倍数为34.4/30.9=1.1,因此机电出口的增长量更大,选A
    作者
    东亮教育
  • 1684.
    (单选题)2008年世界稻谷总产量68501.3万吨,比2000年增长14.3%;小麦总产量68994.6万吨,比2000年增长17.8%;玉米总产量82271.0万吨,比2000年增长39.1%;大豆产量23095.3万吨,比2000年增长43.2%。
    下列四种谷物中,2008年与2000年相比全世界增产量最多的是:123141412412412414515551(    )
    A.稻谷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展开解析
    正确答案是 C
    来源
    东亮教育
    考点
    资料分析
    解析
    考察增长量比较,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用口诀判断。
    比较AB:稻谷和小麦,小麦的产量(现期量)和增长率都比稻谷的大,因此,小麦增产量更大,排除A;
    比较BC:小麦和玉米,玉米无论是现期量还是增长率都比小麦的大得多,因此玉米的增长量必然比小麦的大,排除B。
    比较CD:玉米和大豆,增长率几乎一样,但是玉米的现期量是大豆的3倍多,显然玉米的增产量必然比大豆的大,选C;
    作者
    东亮教育
  • 1685.
    (单选题)只有门球打得好的人才能加入门球协会;所有门球协会的人都戴着太阳帽,有的退休老同志是门球协会会员;某街道的人都不会打门球。
    由此不能确认真假的一项是:(    )
    A.该街道上的人都不是门球协会会员
    B.该街道上有的人戴着太阳帽
    C.有的退休老同志戴着太阳帽
    D.有的退休老同志门球打得好
    展开解析
    正确答案是 B
    来源
    东亮教育
    考点
    逻辑判断
    解析
    本题属于三段论推理。根据“只有门球打得好的人才能加入门球协会”,“某街道的人都不会打门球”,推出A项;根据“只有门球打得好的人才能加入门球协会’’,“有的退休老同志是门球协会会员”推出D项;根据“所有门球协会的人都戴着太阳帽;有的退休老同志是门球协会会员”推出C项;只有B项从题干的条件无法确认。
    作者
    东亮教育
  • 1686.
    (单选题)某学院最近进行了一项有关奖学金对学习效率是否有促进作用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自习的出勤率,完成作业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日平均阅读量三项指标,结果表明,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比那些没有获得奖学金的学生的学习效率要高出25%,由此得出结论,奖学金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以下哪项最能削弱以上结论?(    )
    A.获得奖学金的那些同学通常是因为有好的学习习惯和高的学习效率
    B.获得奖学金的同学可以更容易改善学习环境来提高学习效率
    C.学习效率低的同学通常学习时间长而缺少正常的休息
    D.对学习效率高低与奖学金多少的关系的研究应当采取定量方法进行
    展开解析
    正确答案是 A
    来源
    东亮教育
    考点
    逻辑判断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论证类题目。根据题干,论点是“获得奖学金以后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A选项中提到因为学生的学习效率高才获得了奖学金,与论点因果倒置,削弱了论点且程度很强。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B选项起加强作用,排除;C选项中与奖学金无关,排除;D选项可能加强可能削弱,排除。
    作者
    东亮教育
  • 1687.
    (单选题)发达国家中冠心病的发病率大约是发展中国家的三倍。有人认为,这主要归咎于发达国家中人们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摄入。相对来说,发展中国家较少有人具备生这种“富贵病”的条件。其实,这种看法很难成立。因为,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高于70岁,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寿命还不到50岁。以下哪项如果成立,最能加强上述反驳?(    )
    A.统计资料显示,冠心病患者相对集中在中老年年龄段,即45岁以上
    B.目前冠心病者呈年轻化趋势
    C.发展中国家人们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量,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量,都在逐年增长
    D.相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发达国家的人们具有较高的防治冠心病的常识和较好的医疗条件
    展开解析
    正确答案是 A
    来源
    东亮教育
    考点
    逻辑判断
    解析
    论点是这种看法很难成立,即是冠心病发病率高不是因为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摄入。A项中统计资料显示,冠心病患者相对集中在中老年年龄段,即45岁以上,而题干中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高于70岁,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寿命还不到50岁,说明在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不能达到患病的年龄,因此说明比例高不是营养的问题,而是年龄的问题,支持论点。所以A选项是正确答案。B项中目前冠心病者呈年轻化趋势,排除了年龄上限的影响,削弱了上述反驳,排除。C项中讨论的是发展中国家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量的问题,属于无关选项,排除。D项中说明的是发展中国家医疗常识的问题,对反驳有一定的加强作用,但是没有A项反驳的直接,所以排除D。
    作者
    东亮教育
  • 1688.
    (单选题)根据最近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在某市外资企业高收人(指合法收入为年薪12万元在上)人群中,外国留学归来的人(简称“海归派”)数占60%以上,这充分说明国内大学毕业的人(简称“本土派”)在该市外资企业中获得高工资极为困难。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结论?(    )
    A.在该市外资企业中,“本土派”人数占40%
    B.在该市外资企业中,“本土派”人数超过50%
    C.在该市就业的人群中,“海归派”仅为“本土派”的10%
    D.在该市就业的人群中,“海归派”与“本土派”的人数比例约为6:4
    展开解析
    正确答案是 B
    来源
    东亮教育
    考点
    逻辑判断
    解析
    题干的论点是“本土派”在该市外资企业中获得高工资极为困难。要加强结论,则要补充论据:必须是“本土派”的人数比“海归派”人数多,才能与“海归派”所占比例相比较,从而得出“本土派”在高工资人群的比例比“海归派”低,由此加强了结论。所以选择B选项。C的主体针对的是该市就业人群,而原文论证主体是外资企业的情况,范围明显不吻合了。
    作者
    东亮教育
  • 1689.
    (单选题)一项对3.7万名年龄在49至75岁之间的某国男性进行的跟踪调查发现,10年中,这些男性里有近2000人得过中风;那些经常食用巧克力的受调查者与少量食用甚至不食用巧克力的人相比,患中风的风险要低不少,研究人员推测,经常食用巧克力可降低中风风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人的推测?(    )
    A.研究发展,经常食用巧克力可调节低血糖患者体内的血糖含量
    B.研究人员对女性的类似调查结果与上述研究基本一致
    C.巧克力中含有黄酮类比化合物,而它具有预防中风的功效
    D.在此项调查中,得过中风的男性患者中部分人有经常食用巧克力的习惯
    展开解析
    正确答案是 C
    来源
    东亮教育
    考点
    逻辑判断
    解析
    论点:经常食用巧克力可降低中风风险。论据中只提交男性的相关数据,B项补助女性的结果与男性一致,具有加强作用;C项起解释说明的作用,为补充论据,也具有加强作用。但是B项中强调的是巧克力作用的范围,即对多少人有作用,但是并没有穷尽所有的人,而C项中强调的是巧克力的作用,符合论点的强调重点,即巧克力有作用。论点强调的应该是有没有作用,而不是对多少人有作用。因此相比较而言,C项加强程度更为明显。故选C。
    作者
    东亮教育
  • 1690.
    (单选题)萨尔斯大学的所有女生都爱吃奶油蛋糕。所有爱吃奶油蛋糕的人都嫌自己长得胖。只有萨尔斯大学的女生才会在意别人的评论。假设上述论断都是真的,则以下哪个选项一定为真?(    )
    Ⅰ.所有嫌自己长得胖的人都在意别人的评论。
    Ⅱ.所有在意别人评论的人都爱吃奶油蛋糕。
    Ⅲ.不嫌自己长得胖的人中没有一个在意别人的评价。
    A.只有Ⅱ
    B.只有Ⅰ和Ⅲ
    C.只有Ⅱ和Ⅲ
    D.Ⅰ、Ⅱ和Ⅲ
    展开解析
    正确答案是 C
    来源
    东亮教育
    考点
    逻辑判断
    解析
    题干中所有的萨尔斯大学的女生都喜欢吃奶油蛋糕,所有爱吃奶油蛋糕都嫌自己胖,根据充分条件可以翻译为萨尔斯大学女生→爱吃奶油蛋糕,爱吃奶油蛋糕→嫌自己胖;“只有…才…”为必要条件,翻译为在意别人评价→萨尔斯大学女生。根据逆否等价定理以及三段论可以推出,嫌自己胖无法推出结论,在意别人评价→萨尔斯大学女生(爱吃奶油蛋糕,不嫌自己胖→不爱吃奶油蛋糕→不是萨尔斯大学女生→不在意别人评价,即I无法推出,II、III可以推出。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作者
    东亮教育
  • 1691.
    (单选题)道德绑架,是指以行善的名义,通过舆论压力胁迫他人履行一定行为或中止一定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形中属于道德绑架的是(    )
    A.某主持人号召大家一起谴责在地震中没有捐款的大企业,直到他们应捐款为止
    B.妈妈劝说自己的小女儿让座,劝了半天也没用,最后气得打了女儿一巴掌
    C.某乞讨者谎称自己有一个病重却无钱医治的孩子,骗取了一位老太太的捐款
    D.甲经常打骂妻子,后来听到周围朋友说这是违法的,遂不情愿地停止了打骂行为
    展开解析
    正确答案是 A
    来源
    东亮教育
    考点
    逻辑判断
    解析
    道德绑架的定义要点包括①以行善为名义②通过舆论压力③胁迫他人履行或中止。B、C项不符合②,D项不符合①。故答案选A。
    作者
    东亮教育
  • 1692.
    (单选题)心理契约是指个体与组织之间隐含的没有明文规定的双方各自的责任及对对方的期望。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建立心理契约的措施是(    )。
    A.为提高员工积极性,每月业绩最好者能享受双薪
    B.为解决员工后顾之忧,与优秀员工签订终身合同
    C.为吸引优秀人才,承诺为员工提供购房免息借款
    D.结合企业的发展蓝图,为员工提供职业生涯设计
    展开解析
    正确答案是 D
    来源
    东亮教育
    考点
    逻辑判断
    解析
    心理契约是“没有明文规定”。A项提供双薪、B项签订合同、C项承诺提供免息借款都属于明示的、双方明确约定的情况。D项通过为员工提供职业生涯设计,使员工与企业发展结合在一起,企业能与员工达成并维持一份动态平衡的“心理契约”。因此选D
    作者
    东亮教育
  • 1693.
    (单选题)一方面希望能通过信息技术中的“云服务”带来更多生活的便利,一方面又不想承担个人信息会被泄露的风险,这是不可能的。以下哪项最准确地说明了题干所描述的情况?(    )
    A.有人不需要承担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享受了“云服务”带来的生活便利,这是可能的
    B.或者选择不使用“云服务”,或者选择承担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这是必然的
    C.如果不使用“云服务”,那么不承担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是可能的
    D.每个人都不想承担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这是必然的
    展开解析
    正确答案是 B
    来源
    东亮教育
    考点
    逻辑判断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推理,逻辑判读中必考翻译推理, 题干中的“不可能”是否定的意思,所以题干翻译即是-(云服务”带来更多生活的便利且不承担个人信息被泄露)根据德摩根等价公式,-(P且Q)=-P或者-Q ,因此,题干等价于不使用“云服务”或者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本题选B.
    作者
    东亮教育
  • 1694.
    (单选题)过度探索行为:指好奇的兴趣不是随着对新事物熟悉程度的增加而下降,而是持续不减,结果造成对所着迷事物损毁的行为下列属于过度探索行为的是(    )
    A.小侯对玩具遥控汽车爱不释手,而且每次都不准别人碰。就是平时最有不能碰一碰,否则就会大哭大闹
    B.小南对小航模越来越喜爱,每天都要一个一个的反复把玩,他的小床同类型的小航模散了架
    C.小宝魔方很着迷,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要先把魔方的一面调整到同饭粒都掉到了魔方上
    D.3岁的小贝,有时要玩印有米老鼠图的实心球,还要爸爸妈妈有时又闹着要看会说话的鹩哥
    展开解析
    正确答案是 B
    来源
    东亮教育
    考点
    逻辑判断
    解析
    过度探索行为关键在于造成对所着迷事物损毁的行为,而A、C、D都没有对所着迷事物造成损毁,所以不符合定义,而B中小航模散了架,说明对所着迷事物造成损毁,符合定义。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作者
    东亮教育
  • 1695.
    (单选题)哥伦布航海发现美洲新大陆,促进了近代历史进程。而大约在距今5万年前,一些生活在亚洲北部的游猎民族从冰河时代海水冻结的白令海峡进入美洲。最近有学者宣称有证据表明,明朝航海家郑和比哥伦布早72年发现美洲大陆。从中我们可以得出(    )。
    A.哥伦布的发现在亚洲游牧民族之后,意义不大
    B.郑和到达美洲即使得到证实,意义也比不上哥伦布
    C.上述学者试图推翻亚洲游牧民族首先到达美洲的历史
    D.如果郑和到过美洲被证实,郑和的成就可能在哥伦布之上
    展开解析
    正确答案是 D
    来源
    东亮教育
    考点
    逻辑判断
    解析
    由孰先孰后并不能必然性地判断谁的意义大或小。所以A和B选项都做了宏观论断,是错误的,而C选项则与题意相悖。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作者
    东亮教育
  • 1696.
    (单选题)某知名艺人刘某2009年两次在上海举行个人演唱会。其中,第一次票房收入很好,离演出还有一个月,门票就全部售光。于是,该艺人所在经纪公司决定一个月后再次在上海举办刘某个人演唱会,规模与第一次相当。然而,第二次票房收入很不理想,门票仅售出40%。以下哪项最可能是导致第二次演唱会票房收入下降的原因?(    )
    A.第二次演唱会的节目安排与第一次雷同,很多人已参加过第一次演唱会,故不再参加第二次
    B.在第二次演唱会举办的同时,另一知名艺人正在上海进行魔术表演
    C.参加第二次演唱会的人大多是没有买到第一次演唱会门票的人
    D.第二次演唱会的举办地点不在市中心,很多上海人嫌离家太远,不愿参加
    展开解析
    正确答案是 A
    来源
    东亮教育
    考点
    逻辑判断
    解析
    题干中需要解释的现象是歌星刘某相隔一月举行的演唱会第二次比第一次人少,要解释这一现象,最重要的是找第二次演唱会本身的原因,A项中直接指出第二次演唱会与第一次演唱会内容基本雷同,自然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第二次较之第一次人少很多,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B项属于干扰项,提出了另一位艺人,题干中并未指出两人之间在观众上有何冲突,同时第一次演唱会举行时也可能有相同的情况,无法直接进行解释;C项不具备解释作用,如果未能参加第一次演唱会的人很多,都去买票的话就不会出现题干中的现象;D项描述的内容为演唱会地点问题,是题干中未提到的内容,第一次演唱会演唱地点无所涉及,其他的原因比起A项关于演唱会自身原因要牵强一些。
    作者
    东亮教育
  • 1697.
    (单选题)社会融入是指那些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个体或群体能动地与特定社区中的个体与群体进行反思性、持续性互动的社会行动过程。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社会融入的是:(    )
    A.余秀华克服脑瘫带来的身体不便,无视村里人的歧视,最终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成功
    B.小王出狱后饱受歧视,最终以善良、坚忍改变了大家的看法,获得人们的尊重
    C.小刘从银行辞职后,开了一家投资公司,利用自己积累的资源,公司发展迅速
    D.徐先生为圆大学梦,在65岁时不顾他人看法,备战高考,最终考入某大学
    展开解析
    正确答案是 C
    来源
    东亮教育
    考点
    逻辑判断
    解析
    关键词:①相对弱势地位的个体或群体,②特定社区中的个体与群体,③反思性、持续性互动的社会行动过程。A.脑瘫符合①,村里人符合②,最终诗歌创作取得成功符合③中的持续性行为,符合定义;B.出狱人群符合①,善良,坚忍改变看法符合③,符合定义;C.辞职不符合①,选项中没有出现②,开公司不符合③,不符合定义;④D.65岁符合①,不顾他人看法考大学符合③,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作者
    东亮教育
  • 1698.
    (单选题)已知下列三个判断为真:
    要么甲出差,要么乙出差,要么丙出差;
    (2)如果甲出差,那么丙就出差 ;
    (3)丙因工作忙走不开。由此推出的是:(    )
    A.甲出差而乙不出差
    B.乙出差而甲不出差
    C.甲出差乙也出差
    D.甲不出差乙也不出差
    展开解析
    正确答案是 B
    来源
    东亮教育
    考点
    逻辑判断
    解析
    确定为翻译推理的题目,首先翻译,(1)甲出差∨乙出差∨丙出差;(2)甲出差→丙出差,(3)-丙出差。再推理,由(2)甲出差→丙出差和(3)-丙出差,利用逆否定理得到-甲出差。又知(1)“甲出差∨乙出差∨丙出差”,利用选言命题真假值得到乙出差,由此得到-甲出差∧乙出差∧-丙出差。故正确答案为B。
    作者
    东亮教育
  • 1699.
    (单选题)习俗冲击是指生活在某一种习俗中的人初次接触到另一种习俗时所产生的不适感和压力感。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习俗冲击的是:(    )
    A.湘西女孩小莉考上湖南大学,入学后感觉生活与学习一团糟
    B.江南女子小苏第一次去北方某省公婆家过年,对当地下跪磕头的拜年方式难以适应。
    C.周教授去英国做访问学者,很为自己的“哑巴英语”带来的沟通障碍感到焦虑
    D.小高参加“变形记”到一城市富裕家庭短暂生活,被“新家”的奢华震惊了
    展开解析
    正确答案是 B
    来源
    东亮教育
    考点
    逻辑判断
    解析
    关键词:①生活在一种习俗中的人初次接触另一种习俗,②不适感和压力感。A.湘西也属湖南,不符合①,B.江南女子第一次到北方,符合①,对磕头习惯难以适应符合②;符合定义;C.哑巴英语不属于习俗,不符合定义;D.新家的奢华不属于习俗,不符合定义。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作者
    东亮教育
  • 1700.
    (单选题)现在,在黄金领域进行投资将是一项有利可图的商业活动。《中国黄金》杂志的一项调查表明,该杂志读者中有88%的人正在计划最近购买一批金条,而对于黄金投资市场的研究显示,目前每年推出的金条购赎业务只能满足购买需求的70%。下面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上文投资建议的正确性构成质疑?(    )
    A.购买金条的人中大约有一半的人为了购买金条而进行抵押贷款
    B.在金条购赎业务开展的前两个星期里,金条只卖出了总数的20%
    C.购买金条的人中大约有一半的人曾经有过黄金投资行为
    D.那些宣称购买金条的人中仅仅只有的20%的人最后真的购买了金条
    展开解析
    正确答案是 D
    来源
    东亮教育
    考点
    逻辑判断
    解析
    论据:调查显示88%的人有计划购买黄金,而只能满足70%的需求。论点:投资黄金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商业活动。D项指出实际想要购买黄金的88%的人中只有20%的人真正购买,有效客户的实际情况远远低于题干中的描述,对于黄金的市场需求并没有那么大,并不是供不应求,而是供大于求。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A项中购买金条的一半人进行了抵押贷款,与黄金的市场需求无关,为无关项;B项中说出的仅仅是短期内的黄金销售情况,实际意义不大;C项中仅指出一部人将购买黄金作为一种投资手段而已。
    作者
    东亮教育
<< 82 83 84 85 86 87 88 ... 203>>